据统计目前全国年排污量约为350亿立方米,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15%,全国超过80%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有效的收集处理就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水体,使得原本具有泄洪和美化景观作用的河渠变成了天然污水渠。特别是在全国2200座县城与19200个建制镇中,污水排放量约占污水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,但这些中小城市(镇)的污水处理能力都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据统计,全国已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427座,其中二级处理厂282座。这些污水处理厂的建设,极大地提高了城市污水的处理水平,但处理量的增加仍远远滞后于污水排放量的增长,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。即便按98年资料,我国城市污水的处理率也仅为15.8%,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早在1980年就已达到了70%.
2018年,全国农村污水排放量大约为230亿吨,仍在持续增加,同比增长7.5%。农村污水污染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,对农村地区的水体、土地等自然环境产生严重影响,为确保农村水源安全和农民身体健康,农村污水治理刻不容缓。
《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“十三五”规划》提出,到2020年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率要达到30%以上,农村污水处理市场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。2018年,农村污水处理行业大约形成了614亿元产值,预计到2024年产值将达到1400亿元。我国农村污水治理在2020年产值将达到844亿元,处理率为30%;2035年产值将达到1305亿元,处理率为58%。
中国人均水资源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,是人均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。并且,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,呈现“东丰西乏,南多北少”的态势。截至2018年底,我国水资源总量27960亿立方米,人均水资源为2004立方米/人,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/4。
我国90%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黑河-腾冲线以东约35%的国土面积上,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加剧了区域间人均水资源量的分化。目前,全国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缺水状态,140座城市处于严重缺水状态。按照国际公认标准,中国有12个省、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重度缺水线,有8个省、区(天津、宁夏、北京、山东、上海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)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,为极度缺水地区。中国属于季风气候,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,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,其中华北地区人均水资源不到500立方米。
目前,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的企业数量较多,但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,CR10(前10家份额)低于10%,未来随着行业的发展,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。
近年来,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数量、处理能力快速增长。截至2017年,中国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4119座,污水处理能力达1.82亿吨/日,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有望达到2.05亿吨/日。
目前,中国仍有70%以上的建制镇、90%以上的乡、80%的行政村尚未进行生活污水处理,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,但农村污水处理能力年复合增速8%左右,推进速度较慢。